餐桌上的臺灣史:歷經荷蘭、明清、日治到民國,是什麼形塑了臺灣味?你最熟悉的臺菜,「道地」跟你想的不一樣


  • 餐桌上的臺灣史:歷經荷蘭、明清、日治到民國,是什麼形塑了臺灣味?你最熟悉的臺菜,「道地」跟你想的不一樣
Product Code DMP-0006
Availability Arrive in 2-4 Days
I S B N 9786267182888
作者 鞭神老師
出 版 社 任性出版
出版年份 2024
叢書系列
圖書分類
裝禎方式 平裝
頁數 320
  • List Price: NT420

  • Discounted Price: NT378 (10% Off )

作者鞭神老師,臉書「食之兵法: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粉專版主,發表超過200篇各國美食歷史研究文章。本書從漢人尚未來臺時代開始探索,這些唾手可得的食材與物產,如何來到臺灣,又如何為世人熟知。歷經荷蘭、明清、日治到民國——是什麼形塑了臺灣的味道?你最熟悉的臺灣菜,跟你想的不一樣。◎ 古書裡的臺灣食物,原住民至今還保留.臺灣最早食品紀錄,三國就有了三國時代的《臨海水土志》,有臺灣最早的食品紀錄──生醃肉;《隋書》裡的臺灣,有鹽、有醋,還會釀酒。目前在阿美、排灣、泰雅部落都買得到生醃肉,怎麼吃最美味?鞭神老師推薦直接手撕生吃,再搭配原住民的醃小米辣;另外,類似金華火腿的香氣還能燉成醃篤鮮,搖身成為上海本幫菜。◎ 荷蘭人來了,蔬菜水果變多元.高麗菜,跟高麗無關,荷蘭人引入的歐洲水手為了預防壞血病,將高麗菜帶上船一起漂洋過海到亞洲;葡萄牙人帶到印度,荷蘭人帶來臺灣。臺灣人用高麗菜加乾香菇、蝦米、五花肉,做成鹹飯,成為透早就出門、日落才回家的農民便捷簡餐。懷念這種阿嬤時代的古早味嗎?書裡會告訴你哪裡最道地。.臺灣檨仔(芒果品種之一)的身世很複雜臺灣自明代即種植芒果,愛文,是農復會從美國佛州引進;金煌,是佛州品種與日本人從印度引進的懷特種雜交育成。綠綠小小的「土檨仔」總是土生土長的吧?錯,是荷蘭人從印尼帶來的。道地的臺灣之光芒果冰,都是用哪種品種製作?◎ 大清統治兩百年,哪些飲食在臺發光.土豆不土,明代「落」臺成花生落花生於萬曆年間由閩、粵傳入臺灣,大清統治時全島都在種,花生油是當時主要輸出品,花生粉則成為畫龍點睛的最佳調料,成為臺灣小吃刈包、潤餅、菜粽、豬血糕等不可或缺的配角。.清初海鮮代表──烏魚和鱔魚每到冬至,中國沿海的烏魚會洄游至臺灣海域產卵,臺灣烏魚子產值近億元,是日治時代日本人傳授的。鱔魚料理普及化,則是八田與一的功勞,原本棲息於溝渠、沼澤的鱔魚,順著嘉南大圳游進嘉南平原,演變成最有名的鱔魚意麵。經營超過70年的「阿源炒鱔魚」一定要嘗嘗。◎ 回歸中華民國,以麵代米.麵留著自己吃,米出國賺外匯本土的在來米、日本人培育出的蓬萊米,曾是臺灣人的主食,國民政府遷臺後推行以麵代米,展開全民麵粉運動,供應學校麵食午餐……結果就讓「臺灣牛肉麵」紅到全世界!臺北早期的牛肉麵有「口味」大街的界線:清燉的在開封街和漢口街,川味紅燒要到桃源街附近才有。塔城街牛肉麵?那是1970年代之後的事。杭州南路上的「大塊牛肉麵」,為何成了作者近年的心頭好?歷經荷蘭、明清、日本統治後,到底有沒有道地「臺灣」菜?典型臺菜共有17味,油蔥酥、臺味魂,你愛哪一味?<任性出版>

鞭神老師
Recently view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