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二版)


  • 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二版)
Product Code SMP-4382
Availability Arrive in 2-4 Days
I S B N 9789571476070
作者 祖述憲
出 版 社 三民書局
出版年份 2023
叢書系列
圖書分類
裝禎方式 平裝
頁數 160
  • List Price: NT240

  • Discounted Price: NT216 (10% Off )

當陰陽五行遇上手術刀醫學改革的號角驟然而起 從近代中國學者的文章評論、日常感悟為您揭開「中醫」與「西醫」的世紀衝突從清末民初重量級人物的觀點,剖析時代交替之下中醫面臨的危機與轉機匯集近代中國中西醫評論的一手史料,揭開近代中國醫學革命的面貌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西方文化的傳入為中國社會帶來新思想,卻也使有識之士質疑本身文化,而醫療領域也成為評判對象之一。相較於科學化的現代醫學,中醫「陰陽五行」等傳統理論似乎毫無科學根據,又或是中醫們診斷標準不一,導致病患病情加劇。有鑑於此,中國社會興起「舊醫」、「新醫」的新舊論戰,或是「廢醫存藥」等保留中藥、廢除中醫的理論。本書即以中西醫的衝突為核心,編選自清末民初中國門戶開放後,文史哲學家抑或思想家論述中醫之精華,其中不乏清末重臣曾國藩、李鴻章,也包含胡適、魯迅、梁啟超等民初思想改革的重要人士,為少見以中西醫為題材、選錄「原作」以編冊的書籍。儘管這些學者非醫界人物,然而從他們評論中西醫學的優劣,與對日常生活的感悟,無論是主張廢除中醫、採用西醫的「廢醫存藥派」,又或是反思中醫、支持中西醫各有長處的「中西醫會通派」,皆能從中窺探西方新知傳入後的當代變革,以及中醫在新知識體系下的變化。這不僅是近代中國醫療史的文本記載,更呈現西學東漸下「傳統」和「現代」的衝突與融合,值得讀者從中考究與省思中西醫於近代中國的發展。◤ 精選內容 ◢◆李鴻章認為中醫是「憑虛構象」,學理化的西醫才是「北洋各醫院之根本」李鴻章考察西方軍隊時,發現隨行「醫官」十分重要,但中醫多「挾其平平寡效之方,委蛇從事」,若要聘請洋醫到北洋水師的各個艦隊,總費用又十分可觀。因此,李鴻章奏請開辦西醫學堂,學子未來不僅可任醫官,更是「北洋各醫院之根本」,認為國內醫學要「因時制變」。◆鄭觀應批評中醫多「模糊影響之談」,卻也認同中西醫理與醫法各有所長鄭觀應感嘆中醫時常有「僅熟一二古方,偽說祖傳」的現象;相較之下,西醫「事事徵實」的分科化制度較適合治療各種病症。但鄭觀應也認同中西醫學各有短長,並說「中醫呈其效,西醫貴其功」,故而建議應中西醫結合、建立學堂,解決國內醫師「偽說祖傳」的現象。◆梁啟超右腎遭不慎切除,卻呼籲別讓此事變成「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梁啟超稱陰陽五行是「二千年來迷信大本營」,並認為診病應嚴密檢查,但卻在腎臟切除手術中遭切除未病變的腎臟,引發軒然大波。為平復這波輿論以支持新醫學,梁啟超發表文章申明:「別要借我這回病為口實,生出一種反動的怪論,為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章太炎出身中醫世家,批陰陽五行「直令人笑」,但不認同中醫「據以為可廢」出身中醫世家的章太炎,認為陰陽五行論是「隨其類似,悉可比附」,從而推崇西醫縝密周詳的理論。但他也認同有些疾病是「有西醫所不治,而中醫能治之者」,因此主張中西醫會通、同時學習中西醫理論。 <三民書局>

祖述憲(1935~2016年)安徽桐城人,安徽醫科大學流行病學與社會醫學榮退教授。專業領域為傳染病流行病學、醫療預防措施的評價以及公共衛生問題,業餘興趣為醫學史研究。
Recently view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