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民、新民與國民── 日治臺籍教師劉克明(1884~1967)的同化之道
Product Code: | SWE-3345 |
Availability: | Arrive in 2-4 Days |
I S B N: | 9786267187043 |
作者: | 吳鈺瑾 |
出 版 社: | 秀威出版 |
出版年份: | 2022 |
叢書系列: | |
圖書分類: | |
裝禎方式: | 平裝 |
頁數: | 340 |
List Price:
NT450-
Discounted Price: NT405 (10% Off )
日治時期的漢學活動,是殖民統治的工具,還是臺灣意識的展現? 協助日本統治者的臺灣士紳,究竟是當權者的棋子,還是真正為臺灣人民謀福利? 具有漢學素養,並接受近代教育,而後又成為殖民教育體系一員的劉克明,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教育界,佔有什麼樣的位置?他如何看待過去所學?劉克明在教育界的位置,如何影響他對漢學存續的態度?這與他提倡同化於日本的立場是否衝突?漢學存續的問題,與他參與詩社活動有什麼關聯? 劉克明將與「母國人」同化之途徑視為振興漢學之道;然而,文化上「種族」的融合就像潘洛斯階梯(Penrose stairs)──劉克明以為每一步的實踐能夠更接近成為「臣民」的條件,但實際上卻是被排拒在日本國體「血統」論述之外的島民──無法在從「中原」到「橿原」的論述中成為真正的帝國臣民。本書拋卻「漢民族主義」乃至於「本質性的反抗意識」,根據劉克明的生命經歷、著作以及詩社參與,透過詳盡的史料分析,從交流與變異的角度貼近日治時期臺灣古典文人。<秀威出版>
吳鈺瑾
吳鈺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