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澎湖-臺灣: 總結文獻中的早期接觸(約西元200–1450年)
Product Code: | HGC083 |
Availability: | In Stock |
I S B N: | 9789576389757 |
作者: | 羅德里希.普塔克(Roderich Ptak) 著;邱泰然 譯;鄭維中 審訂 |
出 版 社: | 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 | 2022 |
叢書系列: | |
圖書分類: | 台灣史 |
裝禎方式: | 精裝 |
頁數: | 183 |
List Price:
NT330-
Discounted Price: NT281 (15% Off )
本書將年鑑學派史家布羅岱爾之「地中海模式」的歷史研究概念運用於東亞海域之中,嘗試以客觀角度、批判性地運用編年較為嚴格的貫時性漢語文獻,架構出福建—澎湖—臺灣這一海域與東亞南北數個海域交換區的關係。作者全面性地承繼了19世紀以來歐洲漢學界對此一區域的研究成果,並以現代歷史書寫的標準重新加以審視,期望能在不破壞文本脈絡的情況下,扎實地建構科學性的認識。本書乃是具備當代性、同時面對專業與一般讀者的早期臺灣史概論典範。<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作者介紹
羅德里希‧普塔克(Roderich Ptak,1955–)
德國著名漢學家,慕尼黑大學漢學系榮退教授。
亞洲海洋史研究先驅與權威,著有200多篇論文,散見於《華裔學志》、Journal of Asian History、Archipel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明清研究》等多國期刊。著書40餘本,漢譯本有《普塔克澳門史與海洋史論集》、《海上絲綢之路》等。
譯者 邱泰然(1995–)
羅東人,現居柏林,就讀柏林洪堡大學亞非學院區域研究系,先後主修東亞、中亞語言學暨文化學等區域研究,亦涉獵中古伊朗語古典文獻學、伊斯蘭文化研究以及歐洲民族學。
審訂者 鄭維中(1974–)
屏東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專長為近代早期世界史、海洋史、臺灣史。
著有《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
作者介紹
羅德里希‧普塔克(Roderich Ptak,1955–)
德國著名漢學家,慕尼黑大學漢學系榮退教授。
亞洲海洋史研究先驅與權威,著有200多篇論文,散見於《華裔學志》、Journal of Asian History、Archipel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明清研究》等多國期刊。著書40餘本,漢譯本有《普塔克澳門史與海洋史論集》、《海上絲綢之路》等。
譯者 邱泰然(1995–)
羅東人,現居柏林,就讀柏林洪堡大學亞非學院區域研究系,先後主修東亞、中亞語言學暨文化學等區域研究,亦涉獵中古伊朗語古典文獻學、伊斯蘭文化研究以及歐洲民族學。
審訂者 鄭維中(1974–)
屏東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專長為近代早期世界史、海洋史、臺灣史。
著有《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