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高 (日文) 全2冊,1-18號,1937-1940 (昭和12–15年) 復刻版


  • 臺高 (日文) 全2冊,1-18號,1937-1940 (昭和12–15年) 復刻版
Product Code LIC105
Availability In Stock
I S B N 9789576387531
作者 臺北高等學校 新聞部;河原 功 解題/總目次
出 版 社 南天書局
出版年份 2012
叢書系列
圖書分類
裝禎方式 精裝
頁數 2冊
  • List Price: NT3,600

  • Discounted Price: NT3,060 (15% Off )

《臺高》期刊,為台北高校新聞部承繼原《臺高新聞》而發行的刊物。1937年2月21日創刊、1940年12月15日發行最終號第18期後結束。雖然短短不到4年即告終,但由於它存在於戰爭期間,且是由台北高校的教師、學生執筆,甚至台北帝國大學的教授群也加入陣容的緣故,在研究、瞭解戰爭期臺高師生或台北帝大教授們的言行、論述方面,有值得深深探究的價值存在。
《臺高》的內容包含創作、隨想、詩、短歌、俳句,以及研究、論述等,部分內容與《翔風》類似,但《臺高》較偏重論述、研究報告方面,且幾乎每期登載「學內ニュース」、「七星寮便り」,或者「大學入學者調」、「大學入學志願者並入學者調」、「高等科新入學生姓名」等有關台北高校的資料,提供研究1937至1940年之間臺高的許多重要訊息。
《臺高》第1期到第15期(1937.2–1940.2)的編輯兼發行人為台北高校的數學教授須藤利一。須藤曾經為了瞭解琉球八重山群島的結繩算數「ワラザン」,自1935年起,每年從台灣遠赴八重山進行實際調查,卻因而喜歡上了他戲稱為「道草」(路邊草)的八重山的種種民俗,進而開始從事八重山民俗的研究。1940年8月,須藤開始參與琉球鄉土誌《南島》的撰述與編輯,《臺高》的編輯與發行轉由影響前總統李登輝歷史觀點甚深的塩見薰教授接棒,直到最後一期。
《臺高》當中,台北帝國大學教授曾發表論著的有:台北帝大醫學部的森於菟(日本文豪森鷗外之子)、金關丈夫(《民俗台灣》的主要負責人、台北帝大醫學部教授)、解剖學教室的宮內悅藏、文政學部的中村哲、宮本延人等,岡田謙、工藤好美、西田正一、森於菟、安平政吉、柳田謙十郎等則出席座談會談論「高校生と教養に就て語る」。行醫原住民部落,並嘗試宣教的井上伊之助也曾在《臺高》第9期發表他的〈病床日記〉。
在《臺高》發表論著的台北高校教師有:校長谷本清心、下川履信,教師石黑魯平、庄司萬太郎、山地清、伊藤慎吾、根津金吾、加藤平左衛門、塩見薰、須藤利一、西田正一、中野賢作、石本岩根、淡野安太郎、菟原逸朗、小山捨男、荒川重理、佐藤覺、瀨邊惠鎧、島田謹二等,可以說台北高校各學科教師幾乎全數都參與了《臺高》的撰述。以《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一書聞名的George H. Kerr,除了1937年新上任台北高校英文教師時,於《臺高》發表過「御挨拶」,另外也提出了一篇〈Library Steps〉;而著名美術教師塩月桃甫則負責封面的設計。
台灣學生曾在《臺高》發表的有:林宗義、陳世榮、董長渠、張冬芳、張有忠、王育德、王育霖、邱炳南(邱永漢)、楊思槐、蔡忠恕、蘇瑞麟、賴永祥等人。林宗義的〈台灣の劇に就て〉、陳世榮的〈尋天母溫泉〉、王育德的〈「大地」と台灣舊社會〉、邱炳南的〈晚春〉〈茉莉花〉〈胡弓〉、董長渠的〈滿鮮見聞〉、蘇瑞麟的〈台灣史に就て〉、賴永祥的〈概說エルサレム初代教團〉,從中均可觀察到這些年輕台灣菁英文采璀璨的一面。<南天書局>

臺北高等學校 新聞部;河原 功 解題/總目次
Recently view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