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hopping cart is empty!
居處於淡水牛津學堂周遭受授大學教育的莘莘學子們,感念創建該座教學殿堂的馬偕博士,在宗教、人文、醫療、建築、歷史等方面無私的奉獻,以現代詩歌頌心底的懷想。題材觸角闊及馬偕之住所和親人,也涉至其精神與足跡..
Author: 錢鴻鈞總策畫,劉沛慈主編
NT252 NT280
《臺灣地震寫真老照片(1935年)》一書主要收錄了發生於1935年(昭和10年)的臺灣中部的大地震相關史料,分別是臺灣新聞社發行的《昭和10年臺灣大震災紀念畫報》、臺北觀測所發行的《昭和10年4月21..
Author: 闞正宗、張益碩導讀
NT2,250 NT2,500
五南圖書出版..
Author: 程予誠編著
NT405 NT450
臺灣師大的體育運動發展,其實就是臺灣體育運動發展的縮影,了解臺灣師大體育,就等於了解臺灣體育,也因此,看了這本《師大與臺灣體育》,讀者可以對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有更為清晰的面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臺灣最..
Author: 林玫君主編
本書探討台灣眷村保存的起源、發展與限制,反思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社會的現在與未來,此一提問又可分為兩個面向來討論。其一,我們該如何理解眷村作為一種文化資產保存對象的出現與盲點,其中有何選擇性與特殊性,..
Author: 李廣均
NT270 NT300
稻鄉出版社..
Author: 呂宗麟著
NT120 NT120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Author: 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 策劃
NT288 NT320
本書選錄了作者趙剛從一九八八年到二00四年,十七年之間的一些社會與文化批評、紀錄、與隨筆。其中,有小部分的文章曾收入已絕版了的《小心國家族:批判的社運與社運的批判》(唐山,1994),大多數的文章都是..
Author: 趙剛/著
NT315 NT350
一個人的世界觀的改變,會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一群人的世界觀的改變,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臺灣文化協會,是1921年至31年間眾多社會運動組織中的一個,會員最多時也不過一千多位,放在近代臺灣史當中,不是最..
Author: 黃裕元、許美雲作
NT779 NT865
作家楊渡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1989年《悲情城市》上映時,臺灣社會充滿著探究歷史的勇氣。雖然戒嚴的恐懼仍在,但《悲情城市》這類電影並不滿足於悲情的渲泄,而是希望透過歷史細節的探究與重現,呈現出歷史..
Author: 王志弘、高郁婷、岑學敏等
NT350 NT350
本論集共收論文61篇,都6餘萬言。其內容包括教育哲學、教育史、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國民教育、師範教育,以至體育、童軍、家政,並涉及教育行政、教學法、教育心理學與比較教育等方面。甚具學術與參考價值。..
Author: 林子勛
寫作的實用化和現代感,是通識課程人文領域設計的主軸。學用合一,永遠是就業市場不二的準則。本書有鑑於此,就民生日用、交際應酬,到文藝鑑賞、創意表達四大領域,選擇十五個單元子題,揭示寫作原則與方法。內容包..
Author: 王偉勇主編
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Author: 島嶼柿子文化館編
NT342 NT380
師大書苑出版..
Author: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
NT234 NT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