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關處處-外省人返鄉探親照片故事書
Product Code: | SUDU-0035 |
Availability: | Arrive in 2-4 Days |
I S B N: | 9789866873553 |
作者: | 外省台灣人協會 |
出 版 社: | 印刻文學 |
出版年份: | 2008 |
叢書系列: | |
圖書分類: | |
裝禎方式: | 平裝 |
頁數: | 232 |
List Price:
NT260-
Discounted Price: NT234 (10% Off )
為上世紀漂流不止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離散記憶,提出一個證明! 本書 謹獻給那些 跋涉過動盪大時代 終生回不了家的 以及總算到家的人們 作家,學者 陳芳明.張茂桂 專序推薦 向陽.朱天心.吳叡人.張鐵志.蔡詩萍 感動推薦 那霎時,我們激動地緊握著手,滿面淚水地笑起來,笑得像哭。 天涯流落半個世紀,恍如隔世,儘管當時情景仍然清晰彷如昨日。 故里的人、事、地、物都變了,非但村童相見不相識, 就連兒時光著屁股一塊抓泥鰍的玩伴; 少時盟誓的妻,竟都藏不住那一抹陌生的表情。 總算上路了。可這條歸鄉路竟如此遙遠與苦澀啊。 1949年的戰爭,橫移了生活,切割了脈絡。故土、家鄉與親人,燒烙成為心中角落的傷痕。半世紀的時間,一萬八千多個日升月落,遺忘未帶走傷痕,淚依舊滿載。 1987年,冰冷的相機遇上人的鄉愁,它記錄、傾聽,默默地為離鄉五十載的人,畫下圖片。佈滿皺紋的手,按下快門,尋覓著離鄉前的景、影與情。鏡頭裡裝著五十個寒暑,一端繫著回憶的線,一端卻是等待再敘的血脈。 2006年返鄉故事徵集活動,是五十年前離鄉潮起時,就寫下的約定。老人用鏡頭昇華生死離別的苦痛;閃光燈的火炬曝亮了心中的思愁閣樓;膠捲繫起頓失所依的失落。現在只剩下一件事,就是把每一則故事串起──它們不只是每一個故事主角的心頭點滴,也是尋找族群和諧之道、填補時代裂縫,更是為人類未來歷史的重要選擇時刻預先寫下的備忘銘記。<印刻文學>
2004年總統大選後,台灣社會循著族群區隔線迅速分裂。族群議題在人民生活中,成了難以討論的對立話題;台灣社會在逐漸裂解的兩端,沒有一個可信賴的溝通的橋樑。 在這樣的氛圍中,有一群人誠惶誠恐的出發,勇敢的以「外省台灣人」這樣的身分認同,成立外省台灣人協會,作為努力搭橋的位置。「我們想要透過文化工作,藉由人性的普遍關懷及記憶的重建與反思,修補公民政治中的裂痕,讓族群議題的理性與感性能夠平衡呈現。」目前已策畫出版《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人生,從那岸到這岸──外省媽媽書寫誌》等書。
2004年總統大選後,台灣社會循著族群區隔線迅速分裂。族群議題在人民生活中,成了難以討論的對立話題;台灣社會在逐漸裂解的兩端,沒有一個可信賴的溝通的橋樑。 在這樣的氛圍中,有一群人誠惶誠恐的出發,勇敢的以「外省台灣人」這樣的身分認同,成立外省台灣人協會,作為努力搭橋的位置。「我們想要透過文化工作,藉由人性的普遍關懷及記憶的重建與反思,修補公民政治中的裂痕,讓族群議題的理性與感性能夠平衡呈現。」目前已策畫出版《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人生,從那岸到這岸──外省媽媽書寫誌》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