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宗教


  • 臺灣宗教
Product Code JWB-0015
Availability Arrive in 2-4 Days
I S B N 9789575322151
作者 高賢治
出 版 社 眾文圖書公司
出版年份 1995
叢書系列
圖書分類
裝禎方式 精裝
頁數
  • List Price: NT400

  • Discounted Price: NT360 (10% Off )

台灣光復至今將近五十年,從六百萬人口至目前已超過兩千一百萬人(一九四五~一九九五年),從農業社會轉變到工業社會。在經濟、教育、交通等各方面都有顯著的進步,唯獨社會文化及宗教信仰仍頹靡不振。究其原因,與政治環境不無關係,蓋在「白色恐怖」統治下,稍涉及本土的意識,即被視為思想有問題,不被監控或入獄者,幾稀矣。 台灣的經濟成長,並沒有帶給人民精神生活的慰藉,教育的普及,卻沒有把做人的道理教好;交通是發達,問題也重重。影響所及,使社會文化敗壞,人民一切向金錢、名利看齊,只要有利可圖,如麻醉藥;諸如股票投機、大家樂、六合彩等賭博,人民趨之若鶩,即至身敗名裂,仍不知悔改,寧沈於苦海之中,這不就是佛家所說的種因致果?以上不過是小巫的下場。大巫(污)者,首推政客,家產百億以上者有之,身價幾十億或十幾億者屢見不鮮,幾千萬根本不夠看,幾百萬算什麼?再說,民意代表選舉時,動輒花費幾千萬、幾億元,他們的目的是為民服務,抑或飽一己之私欲;買票、作票、騙票無所不用其極,金牛、黑道充滿議會,這夥人就是因勢利,而患了無上正等正覺的錯誤,是踏入迷魂陣,哪裡是政壇。所以說台灣社會文化不振,是導因金錢、虛名、勢力的爭逐無厭。佛戒貪、嗔、痴;台灣人云:「別傻了」。 台灣自光復以來,本土的研究被封閉了四十年,台灣文化常被斥為膚淺、低俗,還特別在電視劇以丑角來表露無遺餘力,不知是觀念上的偏差,還是故意醜化。比之,異族統治台灣,尤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滿清統治台灣二一二年,留下很完整的廳縣方志及不少台灣文獻史料;日人統治台灣人五十年,對於台灣的研究,也有很豐富的成果。尤其在宗教方面,為了統治的目的,試圖瞭解台灣人的風俗,曾由台灣總督府編修官兼翻譯官「丸井圭治郎」完成「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於一九一九年出版,全書四二五頁;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本有系統地研究台灣宗教的專書,至今還是被認為經典巨作,本書是由台灣總督府在台北刊行。其次,是日本學者曾田福太郎,他於一九三五出版台灣本島人之宗教,一九三九年出版台灣之宗教,是歷經十年作實地調查完成的報告書,本書是以農民信仰的神祇為中心。增氏另有一本重要著作是「東亞法秩序序說」是有關司法神祇的專門著述。 憲法雖然規定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也未必然,在一貫道未合法化以前,不少人就遭到牢獄之災。台灣人對於政治迫害,總是逆來順受,尋求安身立命之道,也常祈禱神佛轉禍為福,或求祖先庇佑子孝孫賢,諺云:「保平安,無欲添福壽」。解嚴以前,除了一貫道被禁止外,其他的宗教信仰及宗教生活,似乎少被干涉。 台灣是一處典型的移墾社會,先民渡海來台,首先需冒海浪的風險,到達台灣又要面對原住民的頑強抵抗,及大自然瘟疫流行,因而沒有不把移民台灣視為畏途。這些移民來台灣以後,或向原住民爭奪土地,或像早期的開墾者繳納大租、小租而後,始有土地耕作,往往須落戶在荒野的一再從事農耕。試想,當年他們歷經原住民、毒蛇與病魔之苦;除了每天祈禱從家鄉奉祀而來的神明,或香油保佑平安外,別無良策。 早期的台灣移民,都靠向神明禱告來求取平安,這些從事農耕的移民,他們終年開墾土地,當他們逐漸形成一個聚落時,首先就建立土地公廟,作為當境土地的守護神。每當稻粟收割時,都要向土地公廟祭,由村莊的全體成員,共同來祭祀土地公,有的人更出錢出力興建大廟。祂既被尊為土地守護神,又被當作財神與福神崇拜;因此,被稱為「福德正神」,故通臺之寺廟種類,都以土地公廟佔最多數。根據日據時代,一九三五年台灣總督府調查的寺廟臺帳,全台灣所有寺廟共計有三六六0座,其中土地祠就佔了七四0座,尚不包括許多俗稱的土地公廟仔,那是沒有登記於寺廟臺帳的。光復以後,到處興建廟宇,一九五0年代,林衡道估計約有二000座。據民國七十四年台北市寺廟概覽,統計台北市土地公廟有二十九座,實際上,具筆者所知台北市轄內,土地公廟是超過一五0座,且不包括田頭田尾的土地公小祠。 漢民族是信仰多神教的族群,最早移民台灣的是福建的泉州人,其次是福建的漳州人,最後是廣東的客家人。移民的祖籍不同,奉祀的神明也各異;泉州人奉祀廣澤尊王,漳州人奉祀開漳聖王,客家人奉祀三山國王等各自的鄉土神,並在各地的地頭建立寺廟,都具有強烈的鄉土觀念,且都極力地排斥異鄉人,加上後來土地的開發所造成的經濟利益的衝突,乃演變成台灣使上多次的分類械鬥。分類械鬥並非神明的敵對,而是各族群利用神明為號召,抬出自己鄉土的神明來進行鬥爭。例如咸豐三年,艋舺同是泉籍進行頂廈郊拼,三邑人(南安、惠安、晉江)以靈安尊王為守護神,同安人以霞海城隍為守護神,二甲頭進行鬥爭。同安人不敵,退守大稻埕,死傷三十六人現在仍奉祀在迪化街城隍廟,被尊為「三十六義勇公」,由當地同安人所共同祭祀。 隨著移民社會的發展,各地方的信眾都以建立共同的寺廟為信仰中心。或以個人的供奉,也有鑑於某種神明的靈驗,甚至諸多沒有資格接受敕封的幽魂,亦在各地建立宮廟,且往往香火鼎盛,這就是今日台灣廟宇特別發達的原因。 本書是十年前,編者就民國三十九年,林普易編著「台灣宗教沿革志」及民國四十五年李添春纂修「台灣省通志稿人民志宗教篇」為主,並收集民國三十七年至四十三年公論報副刊所載「台灣風土」內數篇論文編輯成書。<眾文圖書公司>

Recently view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