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觀音信仰的「本土」與「外來」
Product Code: | BOY-0126 |
Availability: | Arrive in 2-4 Days |
I S B N: | 9789865757960 |
作者: | 闞正宗 |
出 版 社: | 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 | 2018 |
叢書系列: | 中國民間信仰系列 |
圖書分類: | 其他宗教 |
裝禎方式: | 平裝 |
頁數: | 250 |
-
List Price:NT400
臺灣的觀音信仰隨著明鄭時期漢人移入而傳入,與媽祖崇拜成為臺民信仰的雙璧。臺灣四周環海,根據《華嚴經》記載,觀音道場位於浙江外海的普陀山,為善才童子問道觀音處。因地處南海,故臺民一般稱之為「南海觀音」。媽祖林默娘作為漁村女兒,相傳升天化作漁民的守護神。觀音與媽祖都是以海作為尋聲救苦的場域,故可名之為「海神」信仰。 本書主要在探討自鄭氏入臺後,於三百餘年中,臺灣觀音信仰的發展演變。觀音信仰的歷史也是臺灣佛教史重要的一環,了解庶民的「佛祖」崇拜,可以探索漢人移民在適應新環境中的逶迤心路。<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生於臺灣嘉義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教於佛光大學。 著有《臺灣佛教一百年》、《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正、續編)》、《臺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臺灣佛教史論》、《中國佛教會在臺灣─漢傳佛教的延續與開展》、《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1895-1945)》等專書,以及相關佛教論文集數十篇。
生於臺灣嘉義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教於佛光大學。 著有《臺灣佛教一百年》、《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正、續編)》、《臺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臺灣佛教史論》、《中國佛教會在臺灣─漢傳佛教的延續與開展》、《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1895-1945)》等專書,以及相關佛教論文集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