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
Product Code: | SOC-0161 |
Availability: | Arrive in 2-4 Days |
I S B N: | 9789869470841 |
作者: | 喬西.強斯頓(JoséeJohnston)、賽恩.包曼(ShyonBaumann)著;曾亞雯、王志弘譯 |
出 版 社: | 群學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2018 |
叢書系列: | |
圖書分類: | 民俗學;各國風俗 |
裝禎方式: | 平裝 |
頁數: | 432 |
List Price:
NT400-
Discounted Price: NT360 (10% Off )
「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薩瓦蘭(美食家)「什麼是食物?它不只是用來做統計學或營養學研究的一堆產品。它也是溝通的系統、成群的圖像,以及用途、情境與行為的規矩。」──羅蘭.巴特「誠如《饕客》的描述,食物重要性的體認經常伴隨著對於食物正義的關切。對陌生飲食習慣的尊重,應該能確立對於社會差異的包容。對健康飲食的關切,也應該要激勵更多公平策略。對於當地產品與手工食物的喜愛,也必須從對於社會地位的崇拜,轉變為環境永續生產系統的基礎。」──雪倫.朱津(叢書主編、《裸城》作者)談起饕客,你會想到什麼?是嫻熟米其林餐廳的上流社會人士,還是熱衷於挖掘特色小店的部落客?其實,饕客就是把食物視為自我認同的核心,而不只是維生所需的人。在饕客眼中,食物除了是熱量的來源,還像是文化作品,不斷受到眾人的鑑賞與評價。而個別飲食愛好者的口味抉擇,則不只流露出各人的舌尖偏好,也展現出不同飲食美學背後的族群、性別或階級品味。正如台灣食安危機引發的消費者抵制運動所示,食物可以很政治,而饕客文化同樣反映出當代「倫理消費」的趨勢。吃在地、食當令,及各路永續農法的生態友善論述、對抗大型食品業者的手作食品,還有對異族料理的理解包容,種種價值觀的興起,都左右著饕客關於食物好壞的辨別。讓你我成為餐桌上的公民,從步入饕客的世界、瞭解食物背後的社會意涵做起!<群學出版社>
喬西.強斯頓(Josée Johnston) 多倫多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她的主要關注領域是飲食社會學,那是一面探究消費文化、政治、性別與環境等相關問題的透鏡。她與凱特.卡恩斯(Kate Cairns)合作,即將出版的一本書是《食物與陰柔氣質》(Food and Femininity)。塞恩.包曼(Shyon Baumann) 多倫多大學社會學副教授。他的研究問題包括了文化評估、正當性和分類。除了美食研究,他還針對好萊塢電影、電視廣告,以及倫理消費等領域,探討了前述問題。譯者簡介曾亞雯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譯有《食物》。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喬西.強斯頓(Josée Johnston) 多倫多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她的主要關注領域是飲食社會學,那是一面探究消費文化、政治、性別與環境等相關問題的透鏡。她與凱特.卡恩斯(Kate Cairns)合作,即將出版的一本書是《食物與陰柔氣質》(Food and Femininity)。塞恩.包曼(Shyon Baumann) 多倫多大學社會學副教授。他的研究問題包括了文化評估、正當性和分類。除了美食研究,他還針對好萊塢電影、電視廣告,以及倫理消費等領域,探討了前述問題。譯者簡介曾亞雯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譯有《食物》。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