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hopping cart is empty!
文海出版社..
Author: 黑田原次編 / 岡西為人編
NT1,930 NT1,930
其書採摭繁富而參驗脈證。(明刻本六科準繩2)..
NT577 NT641
志遠書局..
Author: 張仁
NT225 NT250
大眾出版社..
Author: 矢數道明著;吳家鏡譯
NT342 NT380
知音出版社..
Author: 邱茂良,孔昭遐,邱仙靈主編
NT300 NT300
Author: 蔡濟舟
NT360 NT400
拔罐是中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萌生於人類原始社會的蒺藜刺癰疽;於唐代,在理論與實踐方面有了完整體系;宋代時,已擴展到治療內科與外科疾病;發展至今日,又與現代醫學密切結合,增添了更新、更科學的內涵,..
Author: 蘇揚等
Author: 黃義霖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Author: 謝明村
NT720 NT800
以方醫中有頂串諸術,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錄其手授,重加芟訂,存其可濟於世者,部居別白都成一編。..
Author: 趙學敏纂輯吳庚生補註
NT121 NT121
鼎文書局..
NT270 NT300
近十餘年來,在整理研究清代宮廷原始醫藥檔案中,注意到內廷御醫頗樂於應用藥茶以防治病患,此即宮中所謂之代茶飲。 清宮代茶飲中品類甚多,應用範圍亦廣,可謂豐富多彩。值得注重者,如參連飲、三仙飲、安神代茶飲..
Author: 陳可冀
NT250 NT250
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包括六經病篇、辨霍亂病脈證并治篇、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并治篇。下編分兩部分:其一,據宋本《傷寒論》順序,擷取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辨?J濕暍脈證并治、辨不可發汗、可發汗、不可吐..
Author: 李培生
NT900 NT900
自古以來,探討註解《傷寒論》的著作甚多,大多以崇古遵古,謹守傳統中醫陰陽虛實的理論來闡釋,本書的作者惲子愉教授,突破了傳統陰陽五行的思維,改以現代物理化學的科學理論,加上現代醫學的基礎研究如病理生理學..
Author: 惲子愉
NT495 NT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