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變奏與斷裂: 當代太魯閣族女性的認同變遷與織布實踐


  • 傳承、變奏與斷裂: 當代太魯閣族女性的認同變遷與織布實踐
Product Code NDHU-0001
Availability Arrive in 2-4 Days
I S B N 9789860330946
作者 悠蘭‧多又著
出 版 社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出版年份 2012
叢書系列 東華原住民族叢書020
圖書分類 民族志
裝禎方式 平裝
頁數 220
  • List Price: NT250

  • Discounted Price: NT225 (10% Off )

做個太魯閣族的女性至少得要學會織布,這是傳統社會成為女性的基本條件;然而在全球現代化與太魯閣族接觸的過程中, 織布與太魯閣族女性的意義是否產生變化值得探究。織布文化在再現過程中,展現的風貌是傳承著「回歸祖靈地」的輪迴觀念, 或者在資本主義的運作下反倒凸顯出文化的斷裂面,甚或是因應多元文化時代的來臨,而有更多創新文化的發展?故當代織布 文化所展現的生命型態是傳承、變奏或斷裂?筆者從原住民女性的角度,藉由深度訪談花蓮北部的太魯閣族織布女性生命歷程 的形塑經驗,建構以女性為主體的歷史視野,理解織布文化如何影響女性的發展;並從織布的歷史意義、文化脈絡、善織者及 當代婦女們的觀點來瞭解她們的「主動性」-如何選擇、詮釋及理解太魯閣族的織布文化及其時代變遷。 本篇論文從傳承、變奏與斷裂三個面向,做為觀察當代太魯閣族織布文化發展的指標,在研究過程中獲得以下三點結論。 一、傳承與斷裂:跨越女/男織的性別界線 二、變奏的織布文化:織布做為一種生存策略 三、變奏到傳承:織布做為追尋族群集體認同的標誌 結論的分析,得知織布文化已經轉型成為象徵太魯閣整體族群文化的代表,不再是獨屬於女性個人身份的角色。因此,當代太 魯閣族織布文化相較傳統織布文化的意義轉變,似乎呈現「斷裂」的現象,然而在斷裂的意義下卻又演變出「傳承」族群文化 的可能性;故傳承、變奏與斷裂的社會關係其實是彼此相關連著,這三者共同建構出織布文化在歷史變遷過程中的動態(dynamic)意義<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Recently view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