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民社會檢視中國政治發展
Product Code: | HLU-0185 |
Availability: | Arrive in 2-4 Days |
I S B N: | 9789869388511 |
作者: | 童慧玲 |
出 版 社: | 翰蘆圖書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2016 |
叢書系列: | 政治類 |
圖書分類: | |
裝禎方式: | |
頁數: | 244 |
List Price:
NT380-
Discounted Price: NT342 (10% Off )
中國1979年改革開放後,在深圳等地設立四個經濟特區,允許特區背離蘇聯計畫經濟,學習亞洲四小龍採取市場經濟。特區設立十年後經濟快速成長,鄧小平決定擴大改革開放,1992年上海等沿海沿江城市設立2000個經濟開發區。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驗,至2014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比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中國修改憲法,承認現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允許私有財產,改變了毛澤東極左的社會主義公有政策。在經濟外溢效果下,特區中享有自由法治和財富的市民,決定團結維護自有財產,從深圳業主維權運動開始,到上海沉寂四十年的市民社會復甦,再加上2008年北京奧運,和四川汶川大地震,在新興起的六億網民支持下,中國公民運動興起。2014年習近平展開反貪腐,拘捕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等前國家領導人,要求依憲治國。中國從毛澤東極權統治,在經濟外溢效果和市民社會以及網路民意要求下,產生重大質變。本書從2008~2014年,密切觀察中國政治發展,提供讀者對中國政治發展深入的觀察<翰蘆圖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