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hopping cart is empty!
本書是《溫州南戲考述》的姊妹篇。主要以論為主,圍繞早期溫州南戲《張協狀元》的文本研究,涉及溫州南戲的形成、流變、民俗、聲腔、注釋等林林總總的問題,從而闡明溫州是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南戲的血脈實際上貫穿八..
Author: 胡雪岡
NT360 NT400
本書為《戲曲演進史》的〔金元明北曲雜劇編〕前拾參章,截至金元奪魁之作《西廂記》止。北曲雜劇乃相對南曲戲文而言,雖然南戲成立的時間比北劇早約二十數年,但由於蒙元統一南北,北劇發達的時代就比南戲早得多。首..
Author: 曾永義─著
NT891 NT990
學海出版社..
Author: 許之衡
NT200 NT200
成文出版社..
Author: Li Yu and Helmut Martin
NT336 NT420
清乾隆時期的戲劇活動情形,在戲曲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原因是中國傳統戲曲的音樂,在此時有了重大改變。被稱為「雅部」,屬於曲牌聯套系統戲曲的崑劇,與當時被稱為「花部」的地方戲曲開始互別苗頭、互爭天下..
Author: 丘慧瑩撰
NT247 NT260
三民書局..
Author: 曾永義、施德玉 著
NT504 NT560
因何而生,因何而在,因何而盛,因何而衰《突破樊笼——中国曲艺史新说》开创了“曲艺形式目的论”的理论框架。“曲艺形式目的论”是曲艺理论研究领域前无古人的立论。这一立论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法则,以物质生产的特..
Author: 刘拥政
NT1,080 NT1,200
東大圖書..
Author: 黃友棣
NT270 NT300
元雜劇的形成,是中國戲曲藝術發展到成熟階段的重要標誌,同時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現實,與平民百姓反抗壓迫、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本書根據元明以來各種雜劇版本,收錄鄭光祖、金仁傑等十位元代劇作家的作品,含別錄共..
Author: 楊家駱編
NT2,700 NT3,000
本書是作者的碩示論文,完成於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六月間,效法王國維撰著《宋元戲曲史》,先分題研究,再將諸篇菁華綜合成書。亦即書中〈楊妃故事的發展及與之有關的文學〉、〈長生殿斠律〉、〈長生殿排場的研..
Author: 曾永義
NT630 NT700
文史哲出版社..
Author: 游宗蓉著
NT432 NT480
Author: 蔣星煜
NT420 NT420
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唯樂不可以為偽。──〈樂記〉漢傳統音樂的審美常因其對身心的安頓提昇而受讚賞,包括「耳目聰明」、「氣盛化神」、「英華發外」等等。本書探究雅樂身心效益之說在..
Author: 王育雯
NT324 NT360
本書包含〔金元明北曲雜劇編〕第拾肆至第拾陸章(北曲雜劇之餘勢:明初憲宗成化以前百二十年作家作品述評),與〔明清南雜劇編〕。而明初百二十年間,雖然劇壇蕭索,但也出了幾位北曲雜劇作家,如谷子敬、羅本、康海..
NT900 N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