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hopping cart is empty!
本書著重研討中國戲曲,但是並不僅限於戲曲,而是跨多個學科、跨多種文化。試圖透過種種紛紜複雜的現象,探尋其背後隱含的問題,深究細析,發前人所未見,表現出一種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強烈的問題意識。因而,書中諸多..
Author: 孫玫
NT216 NT240
本書是作者研究白樸三十二年成果的結晶,是當今研究白樸新見最多的專著。作者對白樸著作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對《梧桐雨》的主題及李隆基、楊玉環的形象,對《牆頭馬上》的藝術成就,對《東牆記》著作權的歸屬及創..
Author: 胡世厚
NT810 NT900
本書包含〔金元明北曲雜劇編〕第拾肆至第拾陸章(北曲雜劇之餘勢:明初憲宗成化以前百二十年作家作品述評),與〔明清南雜劇編〕。而明初百二十年間,雖然劇壇蕭索,但也出了幾位北曲雜劇作家,如谷子敬、羅本、康海..
Author: 曾永義─著
NT828 NT920
東大圖書..
Author: 黃友棣
NT200 NT222
學海出版社..
Author: 王友蘭
NT350 NT350
從技藝出眾的名伶──前後「三鼎甲」、四大名旦,到豪門士大夫與男旦在「打茶圍」的交際;作者從人物、從場域、從時代,寫下自清初到晚清,京師戲曲自身的發展規律。經歷了昆弋進宮,京腔走紅,秦腔爭勝,徽班進京,..
Author: 么書儀
NT315 NT350
文津出版社..
Author: 張燕瑾著
NT342 NT360
本書以戲曲的跨文類承傳和變異觀點,探討戲曲格律、文本對前代文學藝術的承繼、融鑄,以及戲曲表演特質、技巧對受西方影響而產生之現代劇場的新變刺激。散文、詩、詞、諸宮調、宋代樂曲,散曲、雜劇、南戲、傳奇,現..
Author: 侯淑娟
NT630 NT700
本書透過《申報》戲曲廣告討論十九世紀後期上海劇壇面貌,以京劇為觀察重點。全書採縱向論述,首先以劇場為主軸,探討京劇進入上海後在劇壇引發的效應;而後以劇目為核心,論述滬上京劇如何在穩定中發展;再以「劇界..
Author: 林幸慧
由浙江南戲流播到江西弋陽縣演變而來的弋陽腔,產生於元末,七百多年來時有盛衰,但一直綿綿不絕。其流行時間之久長、流行地域之廣袤、繁衍支派之 眾多,堪稱戲曲史之最。弋陽腔在長期的流傳和發展過程中繁衍出樂平..
Author: 蘇子裕
NT1,080 NT1,200
NT144 NT144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Author: 華瑋、王璦玲/主編
NT760 NT800
三民書局..
Author: 曾永義 著
NT765 NT850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Author: 朱靜美 著
NT252 NT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