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hopping cart is empty!
全書分總論、分論二卷,總論有五大章,先談論偽書的考證方法,生成原因、背景,以及不同視角的評價;而分論是分別辯論古書的真偽和年代問題,按照該書年代依次講述易、書、詩、禮、春秋等十三經之辨偽。內容論證清晰..
Author: 梁啟超 著
NT250 NT250
:本書選詩二百四十多首、詞五十多首、文近三十篇,都按寫作先後排列。所選的包括蘇軾各體詩文的代表性作品,使沒有機會閱讀蘇軾全集的讀者在這選本中能領略蘇軾作品的大致風貌。注釋除了疏通原文外,還在原材料的核..
Author: 王水照
NT450 NT500
東大圖書..
Author: 邱燮友、張文彬、張學波、馬森、田博元、李建崑編著
NT405 NT450
「詞」,興起於唐代,經過五代的發展,極盛於宋代,是一種合樂的詩歌,與詩、歌、賦,及散文,同為文學中的基本格式。 「詞」,是一種嚴肅的文體,不僅格律森嚴,字句一絲不苟,而且在表現手法和風格上,都是稜角..
Author: 陳恢耀
NT270 NT300
廣文書局..
Author: 褚傳誥輯著
NT801 NT890
清光緒六年苕溪丁氏刊本..
Author: 清丁寶書輯
NT7,425 NT8,250
台灣中華書局..
Author: 鄭騫 著
NT690 NT690
三國演義,曹魏統治了中國北部。在建安年間,曹操首先寫作樂府歌行,開一代詩歌的風氣。他的兒子曹丕繼承他的政治地位,和兄弟曹植又同是當時文壇上的領袖。尤其是曹植,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超過了父兄。 曹植字子建..
Author: 黃節編
NT120 NT120
本書為中央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的『物』與『我』」研究團隊和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研究成果之一。從「物」(物質性)、「我」(主體性)、「物我交會」的視角,展現物質文化、主體思維與古典..
Author: 李瑞騰、卓清芬主編
NT702 NT780
。目錄:〈溫庭筠與詞調的成立〉、〈從白石道人自度曲看唐宋詞人度曲的方法〉、〈民國以來的曲學〉、〈從中學國文教材曲選部分談元曲小令的特質〉、〈散曲的格律〉、〈中國古典戲曲研究的途徑〉、〈馬致遠的時代及其..
Author: 賴橋本著
NT180 NT180
成文出版社..
NT600 NT750
香港三聯書店..
Author: 施議對
NT279 NT310
聯經出版公司..
Author: 吉川幸次郎著
NT252 NT280
歷史是客觀存在,必須正視。歷史中有真理,歷史中有公正,歷史中有民意和良知。 然而諱言、封鎖、篡改歷史者大有人在,以致今天民族失憶、歷史失真。一位醒悟者的憤激之言:「問號,問號,到處都是問號;虛偽,虛偽..
Author: 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