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hopping cart is empty!
本書包含〔金元明北曲雜劇編〕第拾肆至第拾陸章(北曲雜劇之餘勢:明初憲宗成化以前百二十年作家作品述評),與〔明清南雜劇編〕。而明初百二十年間,雖然劇壇蕭索,但也出了幾位北曲雜劇作家,如谷子敬、羅本、康海..
Author: 曾永義─著
NT900 NT1,000
本書是作者從事戲曲研究二十多年來的學術論文選集。全書五個部分,共收錄三十六篇論文。第一部分「理論探討」,收錄了作者戲曲科諢、戲曲理論研究方面的八篇論文;第二部分「曲史考辨」,收錄了作者戲曲史料考證方面..
Author: 王漢民
NT810 NT900
台灣學生書局..
Author: 陳芳
NT190 NT190
馬致遠作品數量豐富、風格多樣、力求創新以及獨到的藝術表現,在文學史上已具備自成一派的條件。他在散曲發展史上承先啟後,融合民間文學與士人文藝,從而促進元曲之進步。他對文學史最大的貢獻,則是發揚散曲的「真..
Author: 蘇倍儀
NT306 NT340
本文藉我國戲曲史追溯京劇之發展過程;以簡要述明各朝代政經狀況及戲曲發展與戲曲觀眾之關係,以至推衍我國民間觀眾與戲曲風格形成之影響,規劃符合台灣現今戲曲觀眾之觀賞行為內容效度的問卷;進行調查研究目前台灣..
Author: 楊雲玉
NT252 NT280
在上下八千年文明史中,勤勞智慧的華夏人民創造了光輝燦爛、舉世矚目的音樂文化。本書從種類繁多、浩如煙海的古代音樂作品中,精選清代以前產生產傳的古典名曲,分門別類按歷史年代編排。每一樂種皆概述其歷史沿革及..
Author: 蒲亨強.蒲亨建.彭李玲編著
NT1,140 NT1,200
本書作者在豐富的文獻資料基礎上,從戲曲史發展的角度,探索了中國戲曲美學的基本特徵和發展規律,側重論述了戲曲審美價值論、審美表現論和藝術形式論三個命題,辨析了古代戲曲審美意識的歷史傳承和邏輯關聯,並進一..
Author: 吳毓華
NT405 NT450
學海出版社..
Author: 汪詩佩
NT350 NT350
台灣商務印書館..
Author: 劉蔭柏 著
NT140 NT140
文史哲出版社..
Author: 陳萬鼐著
NT522 NT580
東大圖書..
Author: 林聲翕
NT133 NT133
本書為作者近年所撰戲曲文獻研究論文之結集,涉及作者考訂、版本研究、文獻整理、書目著錄等方面。借重日本尋訪所得的,結合大陸所藏稀見文獻,對戲曲史上的一些重要問題,作出新的解釋或提供新的資料。對日本所藏戲..
Author: 黃仕忠
NT720 NT800
樂府是民歌,民歌不同於一般文人的雅歌,它是具有濃厚的鄉土性和草根性,活潑傳神的語言,神奇,本土的幽默,有時非文字所能形容的,熱愛民歌的知友們,樂音同好們,您不能不擁有她..
Author: 譚潤生,吳宏一,
NT243 NT270
本書共收錄八篇論文,從「儀式」、「信仰」與「文化」角度,探討明初至晚清戲曲創作與宗教的關係。第壹、貳章以周憲王《誠齋雜劇》為研究,探討其做為宮廷儀式劇演出的目的,並指出《福祿壽仙官慶會》取代傳統大儺儀..
Author: 林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