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hopping cart is empty!
學海出版社..
Author: 王永炳
NT300 NT300
自明朝中葉,崑曲傳入北京,並進入宮廷,成為明清兩朝之宮廷藝術,作為國家意識形態之組成和時尚所好,由京城向全國輻射和傳播,崑曲因而奠定其「國劇」之地位,直至清朝末年,皮黃盛行,崑曲漸衰,宮廷崑曲一則流落..
Author: 陳均
NT351 NT390
元雜劇名家輩出,白樸、鄭光祖以他們出色的創作才能,躋身於領一代風騷的「四大家」之列,寫就了輝煌燦爛的一頁。本書以翔實的材料,結合元代社會環境,聯繫他們的生平經歷與思想矛盾,剖析諸多作品中鮮活、生動的藝..
Author: 吳乾浩
NT450 NT500
藉歷史考古、宗教民俗、詩詞戲曲、曲藝歌舞、傳說故事、筆記小說等文獻之助,區分遠古、中古、近古三章五十節,探討歷代音樂家們創造中國音樂文化的史實。樂器演變、律呂宮商、教坊梨園以及音樂家的生平事跡是書中饒..
Author: 蕭興華著
NT378 NT420
五南圖書出版..
Author: 吳梅著
NT180 NT180
東大圖書..
Author: 黃友棣
NT190 NT211
本書在清代乾隆以降花雅之變、早期話劇興起的戲劇史背景和晚清以來中西古今衝突融會、轉換生新的文化背景下,論述和考察近代戲曲史與戲曲作家作品的若干重要問題。上編主要探討中國近代戲劇的基本格局、花部戲曲興起..
Author: 左鵬軍
NT1,260 NT1,400
徐青山的二十四琴況,並非一部如何欣賞古琴美學的作品,應該說,它是一部「破除荊棘」的作品,因為在他的文字述說中,很多表面上是「古琴」的聲音,其實恰好就是破壞古琴的聲音。 維根斯坦說:「破除荊棘的人,就是..
Author: 潘柏世/著
NT225 NT250
此書是第一本崑劇史的專著,一九八○年初版時,即獲得學術界的重視。一九八五年獲得中國第一屆全國戲劇理論著作獎。此書早己絕版,最近著者對本書所存在的一些錯誤、薄弱環節以及論述有欠周全之處逐一加以修訂,內容..
Author: 陸萼庭
粵劇這朵盛開在嶺南的戲曲藝術奇葩,孕育生成於深厚的嶺南文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香港、澳門地區,以及海外華人聚居之地。它是這一地區人民共有的社會價值、文化價值、道德標準,以及審美情趣的共同體現,..
Author: 林雄主編,羅銘恩、羅麗編著
NT198 NT220
這本書中的三輯論劇之文,全是作者近十年來的作品。上輯中作者評論了大陸的新編名劇《曹操與楊修》,以及改老戲《法門寺》〈雙嬌奇緣〉為《法門寺眾生相》。在我看來,《曹》劇之優越處,「昭賢納士」之譏諷已耳。《..
Author: 魏子雲
NT270 NT300
本書為作者近年所撰戲曲文獻研究論文之結集,涉及作者考訂、版本研究、文獻整理、書目著錄等方面。借重日本尋訪所得的,結合大陸所藏稀見文獻,對戲曲史上的一些重要問題,作出新的解釋或提供新的資料。對日本所藏戲..
Author: 黃仕忠
NT720 NT800
文史哲出版社..
Author: 王俊彬
NT324 NT360
崑曲是聯合國以首次首位登錄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的藝術瑰寶,可以用萬國字音來唱。然而它的譜曲方法,以古曲遺腔及蘇州官話的聲調為基礎,依字行腔,依腔填詞。因此蘇州特色的中州韻是崑曲生命所在。 本教材是曲界內..
Author: 石海青編著
NT792 NT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