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hopping cart is empty!
元雜劇的宮調聲情說是治元曲者的一大疑問,古人 言者諄諄,但今人聽者藐藐。此書深入剖析了舊說的種種問題,又一一駁辨近代學者的質疑,為聲情說尋找其應有的定位與價值。論辨的過程中,同時建立或釐清了許多曲學的..
Author: 許子漢
NT225 NT250
《中山狼》為諷刺喜劇,原型為馬中錫的雜文〈中山狼傳〉,後經康海改編,本書則在此基礎下適當擴充。其內容敘述迂拙善良的東郭先生陷入出不出仕的漩渦之中,身不由己,又在見識到種種人情冷暖與官場生態後,險淪狡詐..
Author: 印鼎樑改編
NT324 NT360
本書是《聆森崑曲論集》的續集,共分為三編,即:唱演論、劇論、散論。其中「演唱論」選取的是關於崑曲唱與演的一些基礎理論闡說,同時也選擇了對於如張繼青、蔡正仁、石小梅、李鴻良等幾位著名表演藝術家唱演所在行..
Author: 顧聆森
NT810 NT900
台灣商務印書館..
Author: 任 海 著
NT140 NT140
本書是著名崑曲藝術家、崑曲教育家張衛東先生的文章、訪談、講座合集。張衛東先生崇古法、好雅樂,為傳統崑曲藝術和老北京文化的傳承者。其致力於研究、傳播崑曲、八角鼓、古詩詞吟誦、老北京美食等傳統文化,亦批判..
Author: 張衛東
NT261 NT290
。目錄:〈一、前言:「工尺」、「板眼」、「管色」〉;〈二、內容:「隻曲」、「套曲」〉;〈附錄〉:張志和〈漁歌子〉、李煜〈虞美人〉、溫庭筠〈菩薩蠻〉、李白〈秋思〉、白居易〈長相思〉、馮延巳〈謁金門〉、晏..
Author: 賴橋本著
NT90 NT90
學海出版社..
Author: 徐扶明
NT450 NT450
本書《以史觀戲、以戲觀史──論竹馬陣、車鼓戲的歷史沿革與當代戲曲劇作家的歷史書寫》是臺灣小戲及當代戲曲的相關研究,其研究對象包括小戲與大戲,分為上編:以史觀戲──論竹馬陣、車鼓戲的歷史沿革、下編:以戲..
Author: 楊馥菱
NT540 NT600
台灣學生書局..
Author: 王永炳
NT378 NT420
乾隆中期寶仁堂書坊主人錢德蒼編選的戲曲選集《綴白裘》收錄當時梨園最流行的折子戲。裒集內容繁夥,兼納花雅二部;閱讀受眾涵蓋戲班演員與賞戲觀眾;影響層面更是籠覆當代、擴延後世,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戲曲資料。本..
Author: 黃婉儀
NT270 NT300
在上下八千年文明史中,勤勞智慧的華夏人民創造了光輝燦爛、舉世矚目的音樂文化。本書從種類繁多、浩如煙海的古代音樂作品中,精選清代以前產生產傳的古典名曲,分門別類按歷史年代編排。每一樂種皆概述其歷史沿革及..
Author: 蒲亨強.蒲亨建.彭李玲編著
NT1,140 NT1,200
本書為《戲曲演進史》的〔明清戲曲背景編〕。南曲戲文與北曲雜劇各自發展為大戲以後,元代統一南北,使得南戲北劇自然合流交化。其以北劇為母體,經文士化、南曲化、水磨調化而蛻變為「南雜劇」與「短劇」;其以南戲..
Author: 曾永義─著
NT765 NT850
東大圖書..
Author: 黃友棣
NT189 NT189
文史哲出版社..
Author: 侯雲舒著
NT342 NT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