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沒有加入任何商品
「原漢分治」下的人群隔離與跨界(1930–1960s)
書籍資訊 | |
出版年份 | 2020 |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
叢書系列 | 新世代海洋臺灣論叢 |
圖書館分類 | 733.2 |
書籍作者 | 陳慧先 著 |
書籍頁數 | 340 |
陳慧先 著近代國家力量全面掌控臺灣山地後,臺灣原住民族與漢族群,共同經歷一段性質相近卻又同中有異的「文明化」歷程。日本統治時期與戰後初期,政府對「蕃地」/「山地行政區」的特殊統治,影響族群間接觸與彼此理解甚鉅。 本書內容主要梳理1930-1960年代官方政策與原漢關係的變化,並指出「霧社事件」與「二二八事件」是兩個重要的關鍵轉折時點——1930年的「霧社事件」讓多數未曾實質接觸過原住民的漢人,特別是當時的知識分子,首次高度關注臺灣原住民族,在往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影響人們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感知。「二二八事件」期間官方採取的策略與事件後更嚴密的山地管制,則阻斷戰後原漢族群一度曾有過的攜手合作。 <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HGC604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新世代海洋臺灣論叢「原漢分治」下的人群隔離與跨界(1930–1960s)陳慧先 著9789576389412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