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內沒有商品!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作者: 詹素娟 張素玢
NT315 NT350
漢化と近代化の波に呑まれ、消失・変容しつつある多様なその文化を考究。 特集・馬淵東一先生墓参、論文・資料・報告・エッセイ等。..
作者: 日本順益台湾原住民研究会編
NT1,200 NT1,200
作者: 傅寶玉等著
NT540 NT600
翰蘆圖書出版社..
作者: 傻瓜讀書會編著
NT252 NT280
漢化と近代化の波に呑まれ、消失・変容しつつある多様なその文化を、人類学の立場から考究。 論文・資料・調査報告・エッセイ等。..
NT1,900 NT1,900
人總是要走,土地卻會永遠留下 翻越之後 拍攝團隊至 2016 年起,開始進行南澳溪流域之紀錄,希望透過探索自己腳下的土地來認識自己的家園,透過部落耆老的介紹,團隊發現一條名稱 為 「達茵河對」的溪..
作者: 導演:陳樂晞
NT499 NT499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作者: 阮昌銳著
NT200 NT20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台東縣政府文化局..
作者: 阮昌銳、李永裕撰文
NT270 NT300
作者: 施正鋒
本書挑選了18篇日籍學者作品,雖然時代、體例、篇幅、脈絡各異,但皆有助於瞭解臺灣原住民在過去百年間如何與土地山川相處,如何生老病死其間的文章,希望能更清楚呈現原住民族群在時間與空間中的變與不變、能..
作者: 伊能嘉矩等著;滿田彌生,蔣斌主編;石村明子,吳建翰,張家銘譯
NT570 NT600
娓娓多變的原運30 年 道來綿延的原民心境他們就像自灰燼中重燃火苗之後的烈焰主角,承接著各類舊新挑戰。 本書延續《認同的污名》一書原貌精神,採取最大宏觀研究視角,分成前篇、中篇、及後篇。 ..
作者: 謝世忠
NT342 NT380
懷柔外交、政治婚姻、種族科學帝國如何在「蕃界」內理解與教化「棄民」? 本書描述1870年代至1940年代的晚清和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族成為「原住民」的過程。 首先藉由「牡丹社事件」為開端,..
作者: 保羅‧D‧巴克萊(PaulD.Barclay)著,堯嘉寧譯
NT630 NT700
本文的書寫,主要是在回應作者自身之個人生命中宗教的經驗,尤其是遭遇到不同基督教派後產生的種種文化震撼。 本文研究主題,是由作者近一年所接觸的長老教都市阿美族長老教會都市教會所引發的。 本文..
作者: 楊士範/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