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
商品型號: | WJ-0690 |
庫存狀態: | 需等待2 - 4工作日調貨 |
I S B N: | 9789576687693 |
作者: | 蘇秀婷著 |
出 版 社: | 文津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2005 |
叢書系列: | 客家文化研究叢書 |
圖書分類: | 中國戲劇 |
裝禎方式: | 平裝 |
頁數: |
定價:
NT250-
售價: NT238 (95折 )
本書從「改良」角度探討客家改良戲(亦稱客家大戲、採茶大戲、改良採茶)的變遷歷程,不同時期的「戲曲改良」訴求,對於客家改良戲的表演藝術產生不同的影響,形中豐富其表演內涵,並成為三腳採茶演變為大戲的動力。
本書對內台時期客家改良戲的活動與發展著力甚深,描述改良戲在與亂彈、四平、外江等不同劇種交流,並受不同娛樂元素的影響,使它能夠適應市場競爭、貼近觀眾需求,而在內台時期大為興盛。
蘇秀婷,台灣省苗栗縣人,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目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班。曾參與「客族曲藝─客家採茶戲研究計劃」、「台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調查及演奏CD製作」等計劃案。著有《陳慶松─客家八音金招牌》(與鄭榮興、劉美枝合著)、《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合著)、《游藝台灣人》(合著)等書,及〈鑼鼓響,戲精彩─台灣客家人的採茶戲〉、〈採茶戲開鑼了─客家戲曲教學研究初探〉、〈客家改良大戲之形成─兼論客家戲曲與其他劇種之互動〉等單篇論文。
本書對內台時期客家改良戲的活動與發展著力甚深,描述改良戲在與亂彈、四平、外江等不同劇種交流,並受不同娛樂元素的影響,使它能夠適應市場競爭、貼近觀眾需求,而在內台時期大為興盛。
蘇秀婷,台灣省苗栗縣人,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目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班。曾參與「客族曲藝─客家採茶戲研究計劃」、「台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調查及演奏CD製作」等計劃案。著有《陳慶松─客家八音金招牌》(與鄭榮興、劉美枝合著)、《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合著)、《游藝台灣人》(合著)等書,及〈鑼鼓響,戲精彩─台灣客家人的採茶戲〉、〈採茶戲開鑼了─客家戲曲教學研究初探〉、〈客家改良大戲之形成─兼論客家戲曲與其他劇種之互動〉等單篇論文。